1 鬼轿惊魂夜
民国十二年,梅雨时节的江南。
周明远收起油纸伞,抖落伞面上的雨水,抬头看了眼天色。暮色四合,乌云压顶,这场雨怕是要下到后半夜。他加快脚步,想赶在天黑前回到周家大院。
"少爷,您可算回来了!"管家忠叔提着灯笼站在大门口,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,"老爷都问了三遍了,说您再不回来就要派人去寻。"
周明远歉意地笑笑:"在茶行对账耽搁了时辰。"他刚要迈过门槛,忽听远处传来一阵诡异的乐声。
那声音似唢呐又似箫笛,在雨幕中飘飘荡荡,时断时续。忠叔脸色骤变,一把拽住周明远的袖子:"少爷快进来!这是鬼乐,听不得!"
就在这时,街角转出一顶大红色轿子。四个轿夫踩着诡异的步伐,可仔细看去,他们脚不沾地,肩膀上的轿杠深深陷进青灰色的皮肉里。轿帘被风吹起一角,露出里面端坐的新娘——凤冠霞帔,红盖头下隐约可见尖细的下巴。
"这、这是......"周明远喉头发紧。
忠叔已经跪在地上连连磕头:"鬼娘娘饶命,我家少爷年轻不懂事,冲撞了您......"
轿子忽然停在周家门口。乐声戛然而止。一只苍白的手从轿帘后伸出,指尖染着蔻丹,在雨水中泛着血色的光。
"公子......"盖头下传来幽幽的女声,"能借把伞么?"
周明远鬼使神差地递出油纸伞。新娘接过时,他触到一片刺骨的冰凉。轿帘落下瞬间,他看见盖头缝隙间闪过一抹诡异的笑。
2 红嫁衣索命
当夜,周明远发起了高烧。迷迷糊糊中,他总觉得窗外站着个红衣人影。天亮时,丫鬟尖叫着跑来报告——忠叔死在了后院井台边,双眼圆睁,嘴角却挂着笑,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红色盖头碎片。
"少爷!茶行出事了!"小厮慌慌张张冲进来,"库房里的新茶全变成了枯叶,账房先生清点时突然口吐白沫,现在满嘴胡话,说什么'新娘索命'......"
周明远强撑着来到茶行,发现所有伙计都面色惨白。账房先生被绑在椅子上,嘶哑地重复着:"她回来了......林家的女儿回来了......"
"林家?"周明远心头一震。三年前,父亲确实提过与邻镇林员外有过节,后来那家遭了火灾,独女葬身火海。他正要细问,忽然瞥见窗外闪过一抹红色。
追出去时,巷子里空无一人,只有地上静静躺着一只绣花鞋——鞋面上绣着并蒂莲,针脚细密,可鞋底却沾着香灰和纸钱碎屑。
当晚,周家祠堂的祖宗牌位全部倒扣。周父跪在蒲团上浑身发抖,终于道出实情:当年他为了争夺茶山,在林家放火。没想到林员外女儿大婚在即,穿着嫁衣被活活烧死。
"她这是来索命啊......"周父老泪纵横。
深夜,周明远独自坐在书房,忽听房门轻响。红嫁衣的新娘飘然而入,这次没有盖头。烛光下,她的脸美得惊心动魄,可脖颈处却布满焦黑的灼痕。
"公子何必查问?"她声音像浸了冰水,"我只要令尊一命,抵我林家十三条人命。"
周明远深吸一口气:"林小姐,害你的是我父亲,但周家上下几十口人无辜。你若非要偿命,取我的可好?"
新娘愣住了。她飘到周明远面前,伸出冰冷的手抚上他的脸:"你......不怕我?"
"怕。"周明远苦笑,"但更怕良心不安。这些年周家靠那茶山赚的每一文钱,都沾着李家的血。"
新娘突然剧烈颤抖起来,嫁衣无风自动。屋外电闪雷鸣,她的脸在闪电中忽明忽暗,时而美艳,时而焦黑可怖。
"三日后的子时,我会来取命。"她最终留下这句话,化作一阵红烟消散。
3 血沁古玉劫
第二天,周明远变卖家产补偿林家远亲,又请来道士超度亡魂。第三天夜里,他独自跪在祠堂,面前摆着白绫、匕首和毒酒。
子时刚到,阴风骤起。新娘出现在供桌上,这次她的嫁衣变成了素白。
"你当真愿意替父受死?"她声音里的怨毒淡了许多。
周明远端起毒酒:"父债子偿,天经地义。"
就在他仰头要饮时,新娘突然打翻酒杯。她身上的灼痕开始愈合,面容变得安详:"罢了......你父亲已经中风瘫痪,生不如死。而你的善心,化解了我的怨气。"
晨光微曦时,周明远在祠堂醒来,发现供桌上多了一块灵牌——"爱妻林小荷之位"。从此每逢清明,他都会在坟前放一把油纸伞。有人说曾在雨夜看见伞下依偎着两个人影,一个挺拔如松,一个红衣似火。
祠堂的晨雾还未散尽,周明远盯着那块凭空出现的灵牌——"爱妻林小荷之位"。乌木牌位上凝结着细密水珠,像极了那夜红轿新娘盖头下的泪。他伸手触碰的瞬间,一股刺骨寒意顺着指尖窜上脊背。
"少爷!"丫鬟春杏慌慌张张跑来,"书房里的账本......自己翻起来了!"
周明远赶到时,果然看见父亲常看的那本蓝皮账册无风自动,最后停在记载三年前秋分的页面。墨迹已经晕染,但"林家茶山"四个字依然清晰如新,旁边还沾着块暗红污渍,凑近能闻到淡淡的血腥味。
当夜,周明远梦见自己站在燃烧的宅院前。透过火光,看见穿嫁衣的少女在窗边拍打,她的脖颈上晃着一块羊脂白玉佩,刻着"并蒂同心"四字。突然,玉佩迸裂,一道血线顺着裂纹爬上少女的脸......
"啊!"周明远惊醒时,发现枕边竟真有块温润白玉。月光下,玉佩内部隐约有血色丝线游动,像极了林小荷嫁衣上的刺绣纹样。
次日清晨,周家来了位不速之客。青袍道士站在大门口,拂尘直指周明远胸口:"公子印堂发黑,可是收了亡人之物?"不等回答,他忽然抽动鼻子,"好重的阴气!"
道士自称玄清子,说在三十里外就看见周宅笼罩着血色怨气。当周明远拿出玉佩时,老道脸色大变:"血沁古玉!这是殉葬之物,活人佩戴会与亡魂同死共命!"
"同死共命?"周明远心头一颤。
"就是同生共死。"玄清子压低声音,"那姑娘的魂魄附在玉上,你若继续戴着,七七四十九天后就会......"话未说完,祠堂方向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。
两人赶到时,只见林小荷的灵牌倒扣在地,香炉摔得粉碎。玄清子掐指一算,突然拽着周明远往后急退:"不好!今夜是她的回魂夜!"
4 并蒂莲开日
果然,日落时分开始下起冰雨。周明远在书房查阅林家旧档时,烛火突然变成幽绿色。账册上的墨迹开始蠕动,最后组成一行血字:"茶山北麓,古井之下。"
子时将至,周明远带着铁锹来到茶山。北麓有口被荒草掩盖的老井,井沿刻着并蒂莲纹。挖到三尺深时,铁锹碰到硬物——是个锈迹斑斑的铁盒,里面装着婚书,男方赫然写着周明远的名字,女方则是林小荷,日期正是三年前的中秋!
"原来我们真有婚约......"周明远双手发抖。突然背后一凉,红嫁衣的新娘无声无息地站在他身后。这次她没有盖头,月光下的脸一半娇艳一半焦黑。
"周郎终于想起来了?"林小荷的声音像隔着一层纱,"那年中秋,你送我玉佩定情,说好来年迎娶。谁知......"她突然厉笑,四周温度骤降,"谁知你父亲为夺茶山,竟在婚期前夜纵火!"
周明远如遭雷击。零碎的记忆突然涌现:中秋灯会,他给一位戴面纱的姑娘题诗;茶山脚下,他们偷偷交换信物;还有父亲得知后暴怒的脸......
"我不知道......"他跪在雨里,"父亲只说婚事作罢,没提......"
"他当然不敢提!"林小荷的嫁衣猎猎作响,"他怕你知道真相后,会放弃继承家业!"说着她突然逼近,冰冷的手指按在周明远眉心,"现在玉佩认主,你只剩七日。若不能解开其中秘密,就永远陪我留在阴阳界吧!"
周明远再抬头时,林小荷已经消失,只有玉佩在雨中泛着血光。回到周宅,他发现玄清子正在院中布阵,七盏青铜灯摆成北斗形状。
"老道算出来了。"道士神色凝重,"那姑娘执念太深,普通超度无用。必须找到她真正的遗骸重新安葬——当年被烧的恐怕不是真身!"
次日,周明远带着玉佩去找林家老仆。那白发老人见到玉佩就哭了:"小姐当年确实逃出火场,但跑到茶山就......"他浑浊的眼里涌出泪水,"老爷临终前说过,小姐的尸骨在......"
话未说完,老人突然瞪大眼睛,指着周明远身后:"小、小姐?!"等周明远回头,老人已经气绝身亡,嘴角却带着诡异的笑,手里攥着张泛黄的地契——正是茶山的真本,边角处有林小荷娟秀的批注:"并蒂莲开日,与君再会时。"
第五天夜里,周明远在古井边等来了林小荷。这次她的嫁衣半红半白,面容也不再狰狞。"周郎可曾想通?"她轻声问,"玉佩的秘密。"
周明远举起地契:"茶山真本上写的是'再会',不是复仇。你恨的不是周家夺产,而是......"他声音哽咽,"而是我忘了承诺,对吗?"
林小荷突然泪如雨下。随着她的哭泣,玉佩上的血丝开始消退。"明日月圆,带上玉佩来井边。"她身影渐渐淡去,"若你心意仍如当年......"
第六天,玄清子看着恢复洁白的玉佩惊叹:"怨气散了!但今夜子时是最后机会,必须让她心甘情愿入轮回!"
月圆之夜,周明远穿着喜袍来到古井。林小荷以完整面貌出现,嫁衣如火,玉佩在她颈间莹白如雪。当周明远为她戴上当年那支银簪时,井水突然映出两个倒影——一个是活人,一个是魂魄。
5 两世情缘结
"其实我早该走了。"林小荷抚着玉佩,"只是舍不得那句'死生契阔'......"她突然推了周明远一把,"快走!子时到了!"
井口突然涌出黑雾,无数鬼手抓向林小荷。周明远死死拉住她,却被玄清子拽住:"公子放手!阴阳两隔是天道!"
"不!"周明远掏出婚书撕成两半,将一半塞进林小荷手中,"以此为证,来世再续!"说罢咬破手指,将血抹在玉佩上。
霎时间月光大盛,玉佩化作粉末随风飘散。林小荷在光中微笑消散,最后的声音萦绕在茶山间:"记得看井里的并蒂莲......"
天亮后,古井里真的开出两朵血色莲花。而周明远的书桌上,静静躺着半张婚书,墨迹新鲜如初,仿佛有人刚从对面写完。
玄清子临走时叹道:"她用轮回换你一世平安。那口井今后就是她的坟,记得年年祭拜。"老道走出几步又回头,"对了,茶山南麓的新芽,泡出来会有莲香......"
从此每逢月圆,周家茶山总会升起薄雾。采茶人说雾里能听见女子哼歌,调子正是当年最流行的《并蒂莲》。而周明远终身未娶,只在书房供着半张婚书,和一只永远干燥的红色绣花鞋。
清明雨后的茶山腾起乳白雾气。周明远站在古井边,看着水中两朵血色并蒂莲随微波摇曳。三年来,这口井从未干涸,莲花也从未凋谢。更奇的是,每逢阴雨天,花瓣会渗出细密水珠,像极了女子落泪。
"少爷,南麓新芽采好了。"老茶农捧着竹篓走来,"今年这香气更浓了。"
周明远拈起一片茶叶轻嗅。清冽莲香直冲脑门,刹那间耳边响起熟悉的轻笑。他猛地回头,雾气中似有红影一闪而过。自林小荷消散后,这种幻觉越来越频繁,尤其是喝过新芽泡的茶后,甚至能在梦中与她对话。
回到书房,周明远取出珍藏的银簪——这是当年给林小荷戴过的信物。擦拭时,簪头凤凰突然"咔"地转动,中空部位掉出半张发黄的桑皮纸。上面用朱砂绘着茶山地图,一条虚线从古井直通南麓某处,旁边小楷标注:"并蒂魂香,以血养之"。
当夜暴雨如注。周明远冒雨按图索骥,在南麓断崖下找到个隐蔽石洞。推开腐朽的木门,霉味中混着奇异莲香。借着闪电光亮,他看见洞内石台上摆着本青皮册子,封面上《并蒂茶经》四字殷红如血。
翻开第一页,周明远浑身血液都凝固了。页眉赫然是林小荷的笔迹:"魂魄养茶法,传女不传婿"。后面详细记载着如何以处子之血灌溉茶苗,待其死后将骨灰埋于根下,可种出蕴含亡魂记忆的"魂香茶"。
"难怪井水泡茶能见鬼......"周明远手指发抖。突然,身后传来细碎脚步声。转身刹那,他几乎喊出那个名字——站在雨中的少女穿着粗布衣裳,可那张脸,分明就是林小荷!
"阿莲冒昧。"少女怯生生行礼,"见老爷深夜上山,怕有闪失......"她抬头时,周明远看清她右腕有块莲花形胎记,与当年玉佩纹样分毫不差。
更惊人的是,当周明远故意翻开《并蒂茶经》某一页时,阿莲脱口而出:"这页写错了,该用谷雨露水而非清明水。"说完她自己都愣住了,"我、我怎么会......"
周明远心脏狂跳。他试探着取出半张婚书,阿莲接过的瞬间突然头痛欲裂,嘴里却流利地背出婚书背面记载的、连周明远都不知道的聘礼清单。
6 诅咒轮回破
暴雨中,周明远将昏迷的阿莲背回周宅。丫鬟更衣时发现少女背后有奇怪的灼痕,排列形状竟与当年林家火灾的梁架一模一样。而睡梦中的阿莲不断呓语:"周郎快走......井里有......"
第二天,茶山来了不速之客。赵记茶行的少东家赵世荣带着家丁闯进周宅,声称要买南麓茶田。此人眉眼阴鸷,腰间挂着枚焦黑的铜钥匙——周明远一眼认出,这正是三年前林家账房先生的随身之物!
"周兄何必固执?"赵世荣摩挲着钥匙,"听说你收留了个采茶女?"他忽然压低声音,"那丫头手腕的胎记,可像极了我家祠堂供着的画像......"
周明远佯装镇定送客,转身就吩咐备马车要送阿莲离开。谁知刚到后院,就听见丫鬟尖叫。阿莲的房间里,窗户洞开,床单被撕成长条垂到墙外,地上落着几滴蜡油——正是赵家特制的青蚨烛。
当夜,周明远独自潜入赵家别院。月光下,他看见阿莲被绑在院中石柱上,赵世荣正往她额头涂某种暗红膏体。更骇人的是,石柱旁还摆着个神龛,里面供着的不是神佛,而是一块写着"林氏小荷之位"的灵牌!
"就知道你会来。"赵世荣突然转身,手里匕首抵住阿莲咽喉,"想要这丫头活命,就用《并蒂茶经》来换!"他狞笑着扯开阿莲衣领,露出更多灼痕,"你以为林家火灾是意外?那是我祖父设计的!可惜当年没找到茶经......"
原来赵家世代觊觎林家制茶秘方。当年赵世荣祖父得知林小荷与周明远定亲,怕秘方外流,才设计纵火。没想到林小荷带着茶经逃出,临死前将经书藏于山洞,魂魄则附在玉佩上等待复仇。
"现在她转世回来,正好用她血祭!"赵世荣猛地将阿莲推向燃烧的火盆。千钧一发之际,阿莲突然睁眼,口中发出的却是林小荷的声音:"赵世荣,你看这是谁?"
火盆轰然爆响,火星组成张老人面孔——正是赵世荣祖父!老鬼凄厉哀嚎:"逆子!你害赵家绝后啊!"赵世荣吓得跌坐在地,阿莲趁机挣脱,拉着周明远就跑。
两人逃到古井边时,恰逢月正中天。井水突然沸腾,血色并蒂莲疯狂生长,藤蔓缠住追来的赵家家丁。阿莲却痛苦跪地,皮肤下浮现出无数文字——正是《并蒂茶经》全文!
"周郎,我全部想起来了。"她声音逐渐变成林小荷,"赵家在我茶苗下埋了诅咒,让我世代轮回都活不过十八岁......"说着她咳出鲜血,"现在经书显形,要么我彻底复活报仇,要么......"
"要么怎样?"周明远紧紧抱住她。
"要么我永远消失,诅咒自解。"阿莲眼中流下血泪,"但阿莲这世的人格也会消散......"
赵世荣此时持刀扑来:"那就同归于尽!"刀光闪过瞬间,井中突然伸出无数血红藤蔓,将他拖入井底。水面恢复平静后,浮现出两朵并蒂莲,只是其中一朵已然凋零。
黎明时分,阿莲在周明远怀中醒来,眼神澄澈如初:"老爷?我怎么会在这里?"她完全不记得昨夜之事,手腕胎记也淡了许多。
周明远望着古井苦笑。那里现在只开着一朵普通白莲,而《并蒂茶经》的文字随着晨露蒸发殆尽。只有他记得,最后一页角落里,林小荷还写着一行小字:"若得真爱泪浇灌,并蒂可开两世人。"
7 并蒂两世莲
从此,周明远教阿莲制茶,两人培育的新种被称作"两世莲"。茶汤入喉,先苦后甘,像极了那段阴阳相隔的情缘。偶尔月圆夜,采茶人会看见南麓雾气中并肩而立两个身影,一个挺拔如松,一个纤细似柳。
至于赵家,据说每任家主都会在月圆之夜投井自尽。而井底,永远回荡着两个声音——一个年轻男子在求饶,一个老者哀叹:"孽债啊......"